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说了茶颜悦色翻车的消息,毕竟他们短时间内发布两次道歉,都接连上了微博热搜。

 

营销清流茶颜悦色为什么会翻车?道歉为啥接二连三?这件事,还得从一个杯子说起。

 

01

茶颜悦色侮辱女性?

 

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,只要是有关性别的刻板印象,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。这就导致,品牌在做营销时,稍有不慎就会犯错。

 

比如今天的主角,茶颜悦色。

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 

有网友曝出茶颜悦色周边物料产品上印有歧视女性的文案——“来茶颜买奶茶的美女很多,如果你碰巧认识了一个,你可以小声告诉我们的小伙伴:‘我捡了一个篓子’”。

 

“捡篓子”是长沙话,有占便宜、走运了的意思。在网友眼中,把女性比作“篓子”,就是品牌物化女性、不尊重女性的表现。

 

此事一出,茶颜悦色马上进行了第一次道歉,称印在杯子上的文案创意为长沙俚语,本来是想用特别的方式推广长沙话,然而却没有把握好尺度。

 

可能眼看网友不买账,茶颜悦色又进行了第二次道歉。称创意均产生于2014年~2015年,早期品牌为拓展可能性,对于创作边界把握不当,错误地把抖机灵、打两性关系擦边球当作创作灵感。

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 

最后,茶颜悦色表示,希望大家相信他们绝非恶意,未来会以更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创作,更严谨发声。

 

即便品牌态度已足够诚恳,仍然有不少网友对茶颜悦色感到反感,甚至人民网等媒体,还点名批评了该品牌。这事一出,让茶颜悦色缠上了难以消除的负面评价。

 

品牌君已经数不清,这到底是第几次出现“侮辱女性”的案例了。

 

02

品牌前赴后继玩“擦边球”

 

或许是看到某些代表品牌在两性问题上对文案的把控功力,就想着自己或许也能复制一个成功案例出来。

 

玩“擦边球”、物化女性、拿性别开玩笑的品牌文案,数不胜数。

 

前不久全棉时代广告翻车,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:不仅拿女性的恐惧作为视频“创意”,广告还表现了受害者有罪论,因为漂亮才会被跟踪。

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 

为了吸引公众号点击率,全家便利店直接将封面和文章标题设计成AV的形式。“擦边球”效果的确不错,发出短短几分钟阅读量就高达10W+,当然,全家便利店还收获了众多网友的举报,目前此文章早已被删除。

 

一部就算是在日本也被视为深夜动画的《无职转生》,被B站放在首页宣传。经网友们观看后发现,该动画三观十分不正,还有不少侮辱女性的桥段。为此,多个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品牌,宣布中止与B站合作。

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 

大润发超市的女装专区,将女性衣服的XXL尺码说成是“稀巴烂”,暗指肥胖的女生没有人喜欢引网友争议。对此大润发马上做出了道歉声明,并表示已经责令彻查。

 

以上品牌,有的遭到了多个媒体批评,有的遭到网友抵制。总之,它们玩“擦边球”的最终下场都没有很体面。

 

然而,就算后果如此不堪,玩“擦边球”的品牌仍然是前赴后继。

 

03

为何总有品牌把低俗当幽默?

 

广告、文案最终目的是什么?博关注啊。

 

品牌君不得不承认,低俗广告真的很有效。

 

椰树椰汁将广告词换成“我从小喝到大”后,当年的销量就提升了12.98%。网友的谩骂与抵制,不仅没有让广告禁播,电视、电影院等多个场景仍然在滚动播出,大家并不认识的“知名演员”徐冬冬,还是曼妙地在椰汁罐上展示身材。

茶颜悦色也翻车,低俗营销处罚不轻,为何品牌仍前赴后继?

 

嘿,这玩“谐音梗”的低俗广告效果这么好,其他品牌看了能不眼红吗?

 

于是,想要靠“擦边球”来博关注,片面追求噱头和话题的品牌,只增不减。

 

但问题是,能顺利玩好“擦边球”的品牌少之又少,大部分都是谁做谁翻车。这些翻车的品牌觉得针对女性开点玩笑无伤大雅,所以便以冒犯女性为乐,压根没搞清楚什么叫“尊重消费者”。

 

茶颜悦色、全棉时代……这些以女性为大多数消费者的品牌,在做营销、文案时,似乎根本没有考虑后果。只觉得自己是幽默,却不知道幽默也是有界限的。

 

以“擦边球”博关注只能起到短暂效果,而品牌因此背负的骂名,可能会持续更久。

官方微信

在线咨询/意见反馈×


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!(请填写)

您的联系电话是?(请填写)

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!

验证码: + =